0791-85888968

行业新闻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近日印发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11月25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 、局所属各单位发布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

 
  根据《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  、《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结合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实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编制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已经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现予印发。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深化改革 、开创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五年。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服务和产业化服务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
 
  一、工作回顾
 
  (一)“十二五”期间工作进展
 
  标准制修订工作卓有成效  。围绕技术进步   、需求变化以及事业快速发展需要  ,制修订并发布了27项国家标准  、60项行业标准、6项计量检定规程、30余项地方标准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地图产品等数据资源类标准不断丰富 ,三维地图模型、地下空间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接口等新技术应用类标准相继涌现 ,测绘地理信息质量检验    、仪器检定类标准更加完善,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等一批新领域新技术标准完成立项。初步形成了由114项国家标准 、140项行业标准   、6项计量检定规程  、50余项地方标准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
 
  保障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规范、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本规定、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和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框架等多个工程建设亟需标准相继制定,为各类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标准化支撑 ,确保了测绘地理信息重大工程的顺利开展 。数字表面模型、公开地图产品 、导航与位置服务 、地下空间测绘 、卫星测绘等一批实用型标准成功研制     ,大幅推动了地理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   ,有力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
 
  国际化取得实质性突破。我国主导编制的首个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地理信息 影像与格网数据的内容模型及编码规则》(编号  :ISO 19163)正式发布 ,开创了我国参与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国际标准项目提案ISO 19159-3的立项工作也由我国主导完成。我国承办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化活动日益频繁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逐步增多,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
 
  标准化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开放型标准制修订机制逐渐形成 ,企业参与标准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标准化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标准化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不断扩大委员覆盖范围,部分省(区、市)建立了地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形成良性互动,公益性科研专项中专门设置标准研究课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规范的比例明显提升  。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快速适应技术和市场需求的标准不全   ,基础通用、支撑管理和促进跨界融合等方面标准仍然欠缺 。标准研制周期相对过长    ,少数标准之间存在不协调等问题。标准化研究 、投入和实施评价机制尚需健全,基层企事业单位主动参与程度不高 ,部分标准使用者对标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 。标准化工作力量长期以来相对薄弱的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变 。
 
  二 、发展趋势与需求分析
 
  (一)发展趋势
 
  国际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正在向强化基础 、重在实现、促进融合 、满足需求等方面推进。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传统、基础、共性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逐年减少 。新立项国际标准更加关注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机网络互操作的实现  ,信息技术跨界融合应用国际标准日益得到强化 。国际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模式从原有专业团队研究向广泛参与 、强化实施转变。主要发达国家及相关团体更加注重引导使用者参与标准化活动 ,并采取标准认证等方式强化标准实施 ,逐步建立与地理信息标准化相依存的法律法规环境。
 
  根据国家标准化改革的具体要求  ,未来一段时期 ,我国标准化工作将呈现以下趋势 :标准化将更注重提高质量  、增加效益 。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在精简整合,其统一性 、权威性将得到强化  ,形成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     。推荐性国家 、行业和地方标准体系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合理界定各级推荐性标准的制定范围   ,突出其公益属性 ,逐步缩减数量和规模     。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基础上  ,鼓励地方、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等根据各方面尤其是市场需求制定要求更高的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等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 ,建立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      ,满足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需要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需求分析
 
  1.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要求
 
  为全面支撑测绘基准现代化  、数据获取实时化、数据处理自动化 、数据资源管理智能化 、信息服务网络化 、信息应用社会化   、测绘业务管理信息化的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构建新型公益性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体系  ,保障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项目实施,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和技术方法快速更新    ,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形成地理信息产业规模化效益 ,需要持续推进标准社会化应用和新技术领域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研制  、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服务  、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水平。
 
  2.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要求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改革方案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深化改革部署     ,急需加快推进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清理和整合   ,构建符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   、适应当前市场和技术发展需要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形成机制     ,理顺标准化工作中政府与市场各自定位和相互衔接关系 ,提升标准的质量和权威性;加强标准的信息化服务 ,强化标准的贯彻实施    。
 
  3.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要求
 
  支撑我国测绘地理信息“走出去”发展战略,应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纵深发展带来的国际化挑战 ,需要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基础,加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步伐,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和转化 ,增强国际标准化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    。应对互联网 、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生产模式和服务方式变革  ,以及新型仪器装备及技术的日益广泛应用 ,需要及时研制新技术标准,加快技术创新成果向标准成果转化,促进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准确把握“加强基础测绘 、监测地理国情、强化公共服务、壮大地信产业   、维护国家安全  、建设测绘强国”的事业发展战略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应用服务为根本,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改革,推进标准化工作由政府单一供给为主向政府主导标准和市场驱动标准平衡发展转变、由以标准制修订为主的工作模式向包括标准制修订 、宣贯培训 、应用服务 、实施评价、标准体系动态更新的全过程工作模式转变,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
 
  (二)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
 
  坚持把创新引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摆在首要位置  ,推进标准制修订、宣贯培训、实施评价   、标准体系更新等方面创新  ,加强标准与新技术 、新产品 、新工艺的协调创新  ,实现标准化工作机制创新  、管理创新、领域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
 
  2.协调统一
 
  贯彻全面深化标准化改革要求  ,统筹推进跨部门    、跨领域标准合作,加强军民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衔接,推进军民标准通用化,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各级各类标准的统一和协调 ,显著提升标准的技术支撑 、保障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化效益   。
 
  3.开放包容
 
  围绕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  ,扩大标准化工作的参与主体范围  ,使标准化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增强标准化公信力 。推动中国地理信息标准“走出去”   ,加强在测绘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力度和主导地位 ,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水平  。
 
  4.跨界共享
 
  坚持面向生产、保障服务 、引领技术 ,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兼容性   ,实现应用服务领域共享的突破,使标准化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跨部门 、跨领域共享的桥梁和纽带 。创新标准宣贯方式,扩大标准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    、协同推进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体系更加完善 ,适应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标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适用性显著增强,标准化服务更加高效   ,标准对事业发展支撑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走出去”取得持续性突破,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开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
 
  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开放统一 、协调有序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局面初步形成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各级标准协调配套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标准使用评价和贯彻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基本建立 。
 
  标准体系更加完善    。科学适用   、结构合理、重点突出 、与时俱进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标准化与科技创新、重大工程 、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和相互转化显著增强  ,制修订完成60项左右国家标准   、80项左右行业标准 。强化对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制修订的指导  ,探索培育团体标准   。
 
  标准服务更加完备。营造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懂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标准化氛围,加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宣传贯彻与培训力度  ,形成上下联动  、以上带下的标准宣贯新局面,实现国家级标准宣传贯彻与培训5000人次以上,带动地方培训80000人次以上   。开展一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综合试点 。完善多媒体网络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服务体系 。
 
  国际化水平显著提高  。力争主导编制4项以上测绘地理信息国际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技术委员会(ISO/TC 211)30%以上国际标准的制修订     。加大国际标准跟踪 、评估和转化力度,推动与主要合作国之间的标准互认,促进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四 、重点任务
 
  (一)建立完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以国家深化标准化改革方案为指导 ,以科学适用   、层次清晰 、结构合理 、与时俱进为工作目标     ,建立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全面梳理各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技术内容和层次关系,建立适应信息化测绘体系和新型基础测绘 、地理国情监测 、应急测绘    、航空航天遥感测绘   、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五大公益业务体系构建要求的新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开展现行测绘地理信息国家和行业标准的集中复审清理和整合修订 ,整合确立若干必要 、基础    、权威的测绘地理信息强制性国家标准 ,优化现有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标准构成。以强化基础通用 、支撑公益服务重点工程和引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重要急需标准研制为重点    ,加大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成果 、技术   、服务 、新型测绘装备质量评价和管理标准供给 ,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具体实施标准 ,丰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内涵  。
 
  (二)统筹推进重要急需标准制修订
 
  按照基础通用标准政府主导   、重点工程标准以点带面    、技术创新标准引领产业     、管理标准保驾护航的标准研制策略    ,对重要标准的制修订加强统筹   、协调推进 。优先支持以下重要急需领域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制修订  :
 
  1.基础通用领域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指南,包括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程序  、编写规则等标准的制定      。
 
  术语定义  ,包括地理国情监测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地下空间测绘、多规合一 、不动产测绘 、海洋测绘   、时空政务地理信息等术语标准的制定   ,以及测绘基本术语    、地理信息术语等基础术语定义的修订 。
 
  时空基准 ,包括国家地球参考框架等标准的制定  ,以及基础时空基准标准的修订 。
 
  图示符号 ,包括系列地理信息产品和成果的图示符号的制修订  。
 
  地理实体编码与要素分类代码,包括地理实体 、地名地址及其编码标准的制定和地理国情要素 、空间规划地理要素(多规合一) 、不动产地理要素  、地下空间信息要素等分类代码标准的制定  ,以及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标准的修订。
 
  采标及其转化应用 ,包括地理信息参考模型   、本体及语义 、地理信息本体  、地理信息语义等ISO/TC 211地理信息国际标准的采标及其配套应用标准的制定 ,以及相关采标标准的修订     。
 
  2.重点工程领域
 
  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     ,包括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 、运维、管理、服务及应用以及航空重力测量等方面标准的制修订。
 
  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包括海岛(礁)测绘 、内陆水下地形测绘、海洋测绘(水深测量、岸线测量 、海底地形测量等) 、极地测绘 、地下空间测绘等方面的标准。
 
  新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成应用与联动更新 、地理实体数据及数据库建设等标准的制定  。
 
  地理国情监测,包括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成果 、应用服务及技术方法等标准的制定  。
 
  应急测绘  ,包括应急测绘基础底图  、应急地理信息专题数据、应急地图分层与标记 、应急平台与服务等标准的制定     。
 
  航空航天遥感测绘 ,包括低空(无人机)遥感测绘 、倾斜摄影测量   、卫星立体测绘  、航空航天遥感测绘等标准的制修订 。
 
  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开发 ,包括全球地理信息数据资源采集、处理   、数据库成果与应用  、地表覆盖数据产品与信息服务等标准的制定 。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 、共享与服务 、时空信息数据及数据库建设等标准的制定    。
 
  不动产测绘,包括不动产测绘基本技术    、地理底图编绘  、数据整合等标准的制定。
 
  3.产业发展领域
 
  移动测量 ,包括车载移动测量       、船载移动测量、室内移动测量等相关标准的制定。
 
  导航与位置服务 ,包括室内外无缝导航、室内外多模式协同定位   、室内多维位置信息   、位置智能感知  、无人驾驶地图服务等标准的制定  。
 
  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与利用,包括地理信息元数据 、数据格式与接口协议等标准的制定  。
 
  公开地图数据产品与服务,包括公共服务电子地图数据  、公开版地图地名表示 、公开版地图产品及质量评定等标准的制修订。
 
  信息融合应用,包括大数据挖掘、云计算 、物联网 、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测绘地理信息融合应用标准的制定。
 
  4.管理类标准
 
  安全管理,包括测绘设备安全 、从业单位及人员安全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安全以及各类测绘地理信息成果与服务安全等标准的制定 。
 
  质量管理      ,包括测绘地理信息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测绘地理信息软件、数据成果(产品)的质量要求与评价、仪器装备校准及检定以及测绘地理信息计量标准的制定 。
 
  项目管理  ,包括测绘工程监理技术 、测绘项目文档编制等标准的制定  。
 
  成果管理 ,包括测绘成果编目与标识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备份  、测绘成果汇交等标准的制定   。
 
  归档管理,包括测绘资料文档归档     、测绘数据成果归档等标准的制定。
 
  (三)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和监督实施力度
 
  加大标准宣传贯彻和培训力度 ,带动相关人员全面参与 ,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基础理论与体系研究著作以及科学普及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相关知识图书的出版工作 ,开展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纳入高校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教育课程等试点  。加强标准实施的配套软硬件工具研发和测试环境建设 。强化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监督    ,强化强制性标准对成果质量和信息安全的“硬约束”地位 。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落实企业标准化主体责任,对企业公开的标准开展比对和评价   ,强化社会监督 。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应用实施评价机制       ,组织地方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及有关社会团体、科研机构 、质检机构   、企业共同参与评价  ,将评价结果作为标准制修订立项的重要依据。
 
  (四)完善标准化管理和服务体系
 
  整合现有国内外标准化资源,建立统一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内容以及各级标准相关信息的一站式查询获取和在线管理 ,提升标准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的提案申报  、意见建议征询反馈等机制     ,提升标准制修订质量,缩短标准研制和出版周期,提高标准化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开展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行业 、领域标准一致性 、协调性等的测试和比对研究   ,提高标准适用性 。
 
  (五)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水平
 
  深度发掘国内优势技术和特色产品,将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以标准化手段推向国际舞台 ,在中国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的数量和质量上取得更大突破  ,使之成为打破国外技术壁垒 、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鼓励企业     、社会组织和产业技术联盟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同ISO   、IHO    、IEEE 、IEC、OGC等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拓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国际化合作新领域 。加大国际标准翻译跟踪、研究评估和转化力度 ,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开展全球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对比研究,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其他主要合作国之间的标准化互利合作   ,推进标准互认    。加快形成推动我国地理信息标准 “走出去”的政策措施 ,带动我国优势地理信息产品  、技术 、装备、服务“走出去” ,积极主动融入全球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格局,为实现测绘强国战略奠定标准化基础 。
 
  五 、保障措施
 
  (一)完善体制机制
 
  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 ,研究出台深化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方案,修订整合《测绘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和《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标准化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 。提高企业在标准研究、制定、应用等全过程的参与度 ,推进标准的全面应用。进一步完善开放型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   ,健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信息通报和技术协调机制  。探索建立军民标准通用化的长效工作机制 。推动地方标准化机构建设,力争新组建5-8个省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深入挖掘社团、联盟及企业团体需求   ,研究团体标准制修订程序及配套管理办法 。引导开展一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综合试点,通过标准体系建立 、标准实施 、信息服务   、品牌创建等标准化实践 ,建立具有优势技术和特色产品的标准化示范基地  。
 
  (二)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与国土 、建设    、水利、交通、农业、统计、环保   、海洋  、林业 、质检等部门及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互动协调 ,推动重点领域跨行业标准制修订与实施。加强与计算机信息系统    、通信网络及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的沟通协调  ,促进测绘地理信息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共享合作   。加强与军队有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协调开展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军民标准通用化相关研究,推动卫星导航定位、时空基准等重点领域的军民通用标准制定  。促进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与科技创新、重大工程 、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将标准测试     、配套软硬件研发等标准化科研内容纳入科技创新支持范围  ,将标准化成果作为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考核的重要技术指标,促进生产、科研产出的共性技术成果加速向标准转化,使标准化成为科技创新同经济对接  、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 、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桥梁和纽带  。
 
  (三)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中央财政对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的投入 ,开设面向地方 、社团、企业的标准化奖励性补贴投入渠道,形成稳定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鼓励企业自筹经费开展标准研制 ,引导地方政府增加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投入。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行业普遍适用性的地方标准 、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逐步上升为行业、国家标准 ,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加强对工程项目  、科技项目设计阶段的标准预研设计  ,以及标准前期研究和试验验证的经费保障 。
 
  (四)强化人才培养
 
  加大标准化人才教育和培训力度   ,支持更多高校   、科研机构开设测绘地理信息方面的标准化课程 ,逐步建立以实地培训和网络培训互补的覆盖全行业所有测绘资质单位的标准化培训机制。强化对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分类培养,逐步形成标委会委员 、标准化科研机构人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员   、生产服务单位技术骨干“四位一体”的技术支撑队伍格局。研究建立标准化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重点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标准化人才 ,将技术人员参与标准化及取得成就等情况作为测绘地理信息高层次技术人才评选 、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重要依据。推动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人才在国际标准化重要组织和机构中任职,逐步形成专业结构合理    、创新能力强   、相对稳定的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   。
 
上一篇:图解:2016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成就和2017测绘地理信息重点任务 下一篇  :测绘法系列宣传 烘托“8·29”主场活动
回到顶部
网站地图